中国证券报
新工具助推消化存量房 去库存模式逐步清晰
近期,多地发布相关文件,部署消化存量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
专家表示,资金是推动消化存量房产的重要保障。人民银行日前宣布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将有效解决资金难题。相关部门应尽快落实支持政策,缓解房企经营压力、稳定市场预期。
随着多地进一步细化消化存量住房有关政策,楼市“去库存”模式逐渐清晰。
业务发展再添助力 紫光展锐将引入实力投资方
时隔一年多,紫光展锐新一轮股权融资迎来重要进展。6月3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参与紫光展锐本轮股权融资的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紫光展锐董事会已表决通过股权融资决议。据悉,本轮股权融资金额超40亿元,投资方包括国资平台、金融机构、券商以及社会资本。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手机通信芯片研发的企业之一,紫光集团旗下紫光展锐已发展成为国内半导体产业的中坚力量。”在该知情人士看来,紫光展锐当前正处于跨越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同时处于全面提高国产手机芯片竞争力以及抓住国产化、AI化浪潮全力开拓市场的关键期,本轮股权融资能够在关键节点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本轮股权融资投资方有上海、北京两地国资平台,工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人保资本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中信建投(601066)、国泰君安、弘毅投资。
让内地人上头的香港保险 “靓”在何处
“赴港投保全流程分享”“高效香港投保,半天搞定!”“想为孩子投保一份香港保单,值得入手吗?”……在社交媒体上,不时有消费者分享成功赴港投保攻略,也有部分潜在消费者发帖咨询问题。
随着内地存款利率走低、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等,不少消费者将目光投向香港保险市场。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在预期收益率较高、功能灵活等优势加持下,香港的储蓄分红险受到内地消费者青睐。不过,业内人士提示,赴港投资需要谨慎,预期收益率是演示利益,并非实际收益,存在不确定性。此外,投资者需了解两地在法律、监管等方面的差异。
中航无人机: 稳步推进产能建设
低空经济蓄势待发。作为国内无人机系统领军企业,中航无人机(证券简称“中无人机”)积极谋篇布局,公司旗下翼龙-2无人机已成功实现我国大型固定翼无人机货运物流首次飞行试验。中航无人机总经理曾强表示:“我们的产品可以满足低空经济需求,基于在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经验积累,公司拥有宝贵的数据资源,可用于低空经济等应用场景的探索和研究。”
当前,中航无人机的翼龙系列无人机已累计完成数万架次的起落及十余万小时的飞行,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
上市后,扩产被中航无人机提上了日程。随着成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简称“自贡基地”)在今年4月28日投产,中航无人机在自贡基地总装试验脉动式生产线可满足年产200架无人机的生产任务。
上海证券报
“僵尸私募”的出局时刻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给私募行业立规矩、划底线,引导各机构聚焦投资本源,提高规范运作水平。不破不立。业内人士认为,严监管之下,私募行业中的“僵尸”机构将被持续出清,为优质私募管理人腾出发展的空间
“没人愿意收购私募的‘壳’了,因为就算买了也很难达到资质要求。最近私募的生意不好做!”私募“壳资源”中间商的抱怨,是私募行业正在发生变革的一个缩影。
资本涌动 A股并购重组新特征明显
2024年以来,中国并购市场活力十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A股市场中有超过120家上市公司更新披露重大重组事件公告,同比增长了近两倍,其中,首次公告定增重组事件公司数量也较去年实现微增。同时,今年以来,A股发布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500家,包括迈瑞医疗(300760)等行业龙头公布了并购方案。
上海证券报记者整理发现,并购活动集中在一些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和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生物制药、科技等行业正成为并购的热点领域。拥有龙头客户的企业、央地国企在并购市场中更具吸引力,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进一步的资源整合、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
同时我国跨境并购也呈积极态势,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外资也在积极进入中国市场,寻找优质的投资标的,呈现出了双向流动的态势。
“2024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密集出台了多项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新政策。”联储证券总裁助理、并购业务部负责人尹中余认为,相关并购重组新政的逐步落地,不仅可以让A股并购市场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更有望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A股公司加速出海 “中国智造”成为主力军
6月3日晚,中色股份(000758)公告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中色哈萨克斯坦有限责任公司与哈萨克斯坦矿业冶炼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哈萨克斯坦30万吨/年铜冶炼厂项目总协议》,合同金额为14.14亿美元(含增值税)。
这是A股公司拓展海外业务的最新案例。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4月1日以来,已有70多家A股公司发布海外投资公告,主要通过增资、收购股权、设立子公司或孙公司等方式实现出海,足迹遍布东南亚、南亚、北美、南美、非洲等地区。这些公司大多属于汽车、机械设备、生物医药、电子等新兴产业。
对此,德恒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俞霞认为:“我国具备自主技术和研发能力的汽车、新能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等‘中国智造’的新兴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进一步凸显,这些新兴产业也逐渐成为出海的主力军。”
以旧换新政策发酵 主力车企5月销售稳步增长
中国汽车市场利好不断。财政部日前下达2024年财政贴息和奖补资金60多亿元,用于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预拨。多家车企纷纷推出置换购车补贴以鼓励汽车消费。
最新数据显示,在传统车市的销售淡季,比亚迪(002594)等整车上市公司迎来了红五月,新能源汽车销售大幅增长。有关企业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达了对后市的乐观预期。6月3日,多家上市车企股价上涨。
财政部最新通知,近日下达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中央财政预拨资金预算逾60亿元。该政策总体目标是,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支持符合补贴政策要求的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
根据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的《关于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的通知》等文件规定,此次下达各省(区、市)2024年财政贴息和奖补资金,用于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预拨。
证券时报
四大因素共振 深沪外贸格局正在重塑
如果按进出口总值来排名,中国外贸的十强城市,大多数来自东部沿海地区。沿海,意味着更靠近国际市场,也意味着能够更快速地察觉潮水的流向,更切身地感知外贸的冷暖。
上海与深圳,历来是中国外贸城市中两颗最耀眼的明珠,一颗落在黄浦江边,一颗缀于深圳湾上,在“外贸第一城”的竞逐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最近,各大城市今年前4个月的外贸数据出炉。深圳进出口总值达1.41万亿元,并以0.02万亿元的微弱优势领先于上海,在时隔近十年后重新赢得进出口总值第一的桂冠。
这一变化,不仅是两座城市贸易主体的差异所致,也透露出在当前新形势下,外贸方式的不同、外贸伙伴的构成都将直接影响进出口的表现。对于外贸城市而言,如何把握左右潮水流向的变量,是决定自身外贸韧性的关键所在。
体系、科技与观念——普惠金融走向纵深的新挑战
经过10余年的大力发展,我国普惠金融已取得巨大的成绩,在多项核心指标上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居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前列,在普惠金融这一世界性难题上贡献了中国式答卷。
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也进入了纵深区。如2023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中所指,“新形势下,普惠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国资央企提速向“新”而行 支持政策有望上新
国务院国资委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央企业建设5G基站总数超过360万个;中央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8.3%、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4.7%。这些数据体现了国资央企全面“上云”和云上互联互通的工作成效,也是国资央企发展新质生产力跑出加速度的缩影。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国有企业在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了产业引领的支撑作用,但结合今年以来的经营数据,需要更加注重做强和做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记者获悉,有关部门正在推进新质生产力投融资政策研究。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截至2024年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350.9万个。结合前述数据,意味着仅在今年3月,中央企业就建设了10万个左右5G基站。对比2022年以来的数据,国资央企推进5G基站建设有所提速。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国资央企在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了产业引领的支撑作用,尤其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行动(下称“新一轮国企改革”)启动以来,呈现了多点突破的全新态势。
二手奢侈品市场缘何火爆
随着国家推行循环经济政策,线上二手交易业务模式逐渐兴起,二手奢侈品市场也应运而生。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等机构发布的《中国闲置二手交易碳减排报告》显示,中国二手闲置物品交易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近3万亿元,其中二手奢侈品市场占据了显著份额。
二手奢侈品市场诞生,也为二手奢侈品电商发展提供了机会,国内二手奢侈品产业龙头平台已经显现。比如红布林、只二、胖虎、妃鱼等交易中介平台,纷纷获得资本青睐,先后获得新一轮融资。“寺库”公司是最早开展二手奢侈品市场交易的,已实现纳斯达克上市。
证券日报
32家公募获批增加12.3亿美元QDII投资额度
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31日发布的最新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显示,截至5月31日,我国QDII投资额度累计批准达1677.89亿美元。而与之对比,截至4月末,我国QDII投资额度累计批准1655.19亿美元。
据记者梳理,与截至4月末QDII投资额度相比,此次共有32家公募基金公司的QDII投资额度有所增加,新增额度共计12.3亿美元,占总新增额度的60.79%。而此次名单中还出现了1家首次获批QDII投资额度的基金公司,即西部利得基金。
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获批QDII投资额度的机构合计189家,其中包括41家银行、76家证券类机构(包括公募基金、券商和券商资管)、48家保险公司和24家信托类机构。
端午节临近 出境游产品预订火热
随着端午节与暑期的日益临近,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预订数据显示,出境游产品的预订热度正在不断攀升。
“在航班恢复、签证便利化及免签政策的积极催化下,旅游供应链正逐步回归正轨。”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研究所所长杨劲松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出境游是世界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稳定器,将为世界旅游市场注入强大信心和发展动能。
6月3日,记者从携程方面获悉,今年公司第二季度办签量同比增长翻倍,较2019年第二季度增长20%。从办签量来看,今年暑期出境游市场有望火爆,截至目前,暑期(7月份至8月份)出行的签证办理量较去年同比增长1.5倍。
大力推动能源技术革命 能源类上市公司科技创新显担当
近日,中共国家能源局党组在《求是》杂志发布文章《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其中提到,大力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加强能源科技自主创新,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
上市公司作为科技创新“主力军”,在推动能源技术革命过程中承担了重要使命。一方面,其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作用,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更好更快发展;另一方面,其充分释放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据数据统计,截至目前,A股市场共计有84家能源类上市公司,合计市值达4.60万亿元。从研发支出上来看,前述84家能源类上市公司2023年度的研发支出合计为420.55亿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研发支出逾5亿元。
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满一年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满一年。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共同签署RCEP,并推动协定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2023年6月2日,RCEP对菲律宾正式生效,至此,协定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RCEP区域总人口、GDP总值、货物贸易金额均占全球比重约30%,协定对15方全面生效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一年来,RCEP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各成员国间经贸往来愈发活跃,众多企业也从RCEP全面生效带来的关税优惠、通关简化、贸易投资便利化等红利中受益。
原产地证书是货物在进口方享受关税减免的必备凭证,被誉为国际贸易的“纸黄金”。6月3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贸促会了解到,2024年1月份至4月份,全国贸促系统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23.45亿美元,同比增长2.44%;签证份数共计7.80万份,同比增长19.57%。
据上海海关数据,自2022年1月1日RCEP落地生效以来,截至今年4月30日,上海关区享惠进出口总值达到1387.9亿元。进口方面,上海海关指导2780家企业利用RCEP优惠政策进口累计712.2亿元,税款减让累计17.0亿元,享惠企业数、享惠货值、税款减让金额均稳居全国首位;出口方面,企业申领RCEP原产地证书累计19.0万份,涉及货值累计675.7亿元。今年前4个月,上海海关累计签发出口原产地证书3.2万份,货值99.8亿元,同比增长17.1%和2.3%。
转载请注明:智能交易网 »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6月4日)